|
拼音 zhá 注音 ㄓㄚˊ 部首 片 部外 9总笔画 13 基本区 7250笔顺 3215312321511 |
牐 详细解释
1. 水闸;闸门。
或谓埭下切淮,辖木为之闸,使汀泄启闭,相潮上下,则无复留行矣。 宋·苏舜钦·《涟水军新闸记》
哲宗元佑四年,知润州林希奏复吕城堰,置上下闸,以时启闭。 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
地下迤则水疾涸,故为防以节之;水溢则绳起悬板,以通其舟之往来,谓之闸。 元·揭徯斯·《建都水分监记》
闸下三春尽,湖存数尺潴。 清·顾炎武·《清江浦》诗
牐 组词
常用词组
牐版牐板石牐木牐碶牐
牐 音韵方言
国际音标 tʂɑ˧˥ 日语读音 ITAGAKOI
客家话 [客英字典] cap7 [台湾四县腔] cap7 [梅县腔] cap7 [海陆腔] cap7粤语 zaap6潮州话 zah8
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
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
牐 字源字形
字形对比
CHN
TPE
HKG
异体字
閘